0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3年度长三角标准化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3-12-22 来源: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2月21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在安徽芜湖召开2023年度长三角标准化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二级巡视员唐冀平: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场监管总局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通报五年来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作进展与成果。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要建立国家统筹的区域标准化工作机制,实现区域内标准发展规划、技术规则相互协同,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市场监管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指导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标准化协同联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先生,请他介绍相关情况,同时,我们还邀请到安徽省市场监管局陈睿先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陈彦峰先生、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顾永红先生,请他们回答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肖寒司长向大家发布相关工作情况。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

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感谢大家百忙之中赶来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由我向大家简要介绍长三角标准化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印发《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标准化工作指南》,建立国家统筹的区域标准化工作机制,将区域发展标准需求纳入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内标准发展规划、技术规则相互协同,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建设,形成了一系列成果。

一是基本建立区域标准化政策体系。沪苏浙皖党委、政府将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作纳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的实施意见,会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标准管理办法》。上海市出台《上海市标准化条例》,明确了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作要求,为区域标准化协同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和政策环境。

二是健全区域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成立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建设工作组,联合发布《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作制度》,形成“统一立项、统一研制、统一发布、统一实施”区域协同的地方标准工作机制。三省一市标准化研究机构签署协议,开展联合研究。构建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统分结合、部门协同”管理模式,组织旅游、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标准化合作,共同使用“DB310”编号发布长三角一体化标准,提高了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的显示度。

三是构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在数字政府、文化旅游、公共交通、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三省一市共同发力,制定《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区域协同地方标准36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联合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地政府,将16项先进适用的团体标准采信为示范区协同团体标准。积极引导活力凸显的市场标准建设,推动龙头企业、社会团体加强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合作,在智能网联汽车、人力资源、轨道交通、物流等领域协同发布16项团体标准。如《长三角征信链征信一体化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为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提供业务和安全保障,有力促进区域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再如三省一市建立长三角智能新能源汽车团体技术标准联盟,共同开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研制。

四是提升长三角标准国际化水平。三省一市创建全国首个区域国际标准创新联盟,搭建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主动承担参与国际标准化竞争的新使命。在5G用电缆、新材料、智慧核电等区域重点产业开展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试点,共同孵化国际标准项目。发挥落户长三角的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作用,支撑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如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以中医药国际标准研制为纽带,形成三省一市中医药产业基地联动创新模式。再如上海电科所充分发挥国家机器人总体组秘书处的综合优势,带动长三角机器人上下游相关产业、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介绍的总体情况。谢谢大家!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二级巡视员唐冀平: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经济网记者: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30日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请问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方面有哪些工作基础,下一步如何更好一起推动标准“走出去”?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彦峰:

感谢您的提问。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三角区域要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标准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纽带,也是全球范围技术合作和产业协同的通用语言,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指示要求,经国家标准委同意,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于2020年成立了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努力整合区域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共享区域国际标准化工作资源,以区域合力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长三角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

依托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一是共同推进国际标准项目孵化试点,平台成立之初,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就共同公布了21个国际标准孵化试点项目,至今已发布的国际标准达16项,还有部分在研制中即将发布。通过项目试点合作,带动了区域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共同成长,也提升了区域国际标准化的整体水平。二是共同推进国际标准协作向纵深发展,为聚焦区域重点领域深化国际标准化协作,三省一市人工智能行业组织,于2022年发起成立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人工智能专业平台,以国际标准化协作赋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场景应用。三是共同推进区域国际标准化技术资源开放共享,在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网页公开三省一市国内技术对口等各类资源信息,畅通区域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四是共同推进国际标准化交流研讨,2020年以来,共同举办长三角“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主席沙龙”“国际标准化讲坛”等特色活动,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活动品牌逐步确立,区域国际标准化协作氛围日益浓厚。

今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标准是增进国际合作和形成全球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下一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国家标准委的指导支持下,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将进一步聚焦长三角重点产业领域,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的过程中,同步加强国际标准化区域协同,同步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布局,以“标准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通。

二是将进一步探索长三角国际标准化协作有效机制,点面结合,优化国际标准合作研制方式,共同产出更多国际标准成果,特别是在区域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走出去”的同时,共同推动更多标准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推广应用。

三是将进一步加大区域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共享国际标准化教育培训基地、共建国际标准化创新团队等途径,促进区域国际标准化人才共同成长,努力以区域国际标准化合作优势,助力提高长三角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助力加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助力长三角引领全国参与全球合作交流。

中国之声芜湖台记者:

生态绿色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请问在标准协同引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方面,三省一市做了哪些工作?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顾永红: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会同区域有关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部署,以标准支撑和引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生态绿色低碳发展,合力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自2019年开展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合作以来,在生态绿色标准化领域,取得的成果最多,累计发布实施17项长三角区域统一地方标准,其中涉及生态绿色的有13项,占比四分之三以上;依据标准等开展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取得的效果显著,初步统计,2023年1—10月,长三角地区平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3.3%,较2019年同期上升7.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同期下降25.6%。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健全标准体系规划。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三省一市党委政府分别出台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都将生态绿色标准化作为重要任务部署。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的实施意见》,专门部署推进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标准化相关内容。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三省一市生态环保部门出台《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一体化建设规划》,系统谋划长三角生态绿色环保标准化工作。同时,长三角各省市在双碳绿色、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活垃圾管理等地方性法规、相关“十四五”规划中,都部署生态绿色标准化相关工作。比如,三省一市都出台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实施方案;江苏省政府专门出台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配套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和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制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标准15项的目标等。

二是完善协作机制制度。一方面,强化部省协作,落实《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标准化工作指南》,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领导下,健全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作协作机制;上海、江苏、浙江与国家标准委建立部省(市)标准化工作合作机制,将生态文明标准化纳入部省(市)合作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强化区域协作,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成立标准化建设工作组,出台《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推进机制、轮值制度等;构建完善“统一征集、统一立项、统一研制、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统一实施”的区域地方标准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地方标准工作;在工作组架构和统一地方标准管理模式下,与三省一市生态环保等部门形成协同机制,共同抓好生态绿色一体化标准化建设。落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部署,上海、江苏、浙江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示范区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标准管理办法》,率先探索建立生态环境的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统一制度体系。

三是加强标准供给和实施。聚焦加强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开展生态环境标准核心技术攻关和重要标准供给实施。我们强化标准“硬约束”,联合发布《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等10项污染物排放限值相关标准,研制《重型柴油车排放远程监控技术评价要求》等标准,不断完善长三角地区污染防治标准体系。我们突出标准“引领性”,联合研制和发布《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规范》《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评定规范》《机关办公建筑绿色更新评价规范》等标准5项,以标准引领重点领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我们加强技术支撑保障,三省一市积极参与生态文明领域国内外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发挥生态环境、绿色环保等省(市)级标准化技术机构作用,保障区域一体化标准研制和实施。我们联合推动标准实施应用,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与生态环境等部门,大力推进生态绿色标准与区域内法规、政策、制度相协同,强化标准落地实施,助推长三角地区天蓝、水碧、土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认真落实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部署。

下一步,三省一市将始终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生态文明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落实中央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区域一体化标准化合作,出台区域统一地方标准管理制度,以标准化支撑构建长三角地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整体智治体系,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提速转型、污染防治提标攻坚、治理效能提档升级,以高标准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安徽日报记者:

请问在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工作进程中,三省一市在保障民生方面开展了哪些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以及取得了哪些成效?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陈睿副局长: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建设,安徽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在公共服务标准化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同频共振,促进便民服务标准化聚民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共同推动《“一网通办”法人库数据共享技术指南》等5项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编制,持续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累计实现152项跨区域服务长三角“一网通办”。其中,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作为长三角“一网通办”唯一一个发布事项,在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线发布,并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案例。围绕“一站式”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共同发布《劳动争议联合调解和协同仲裁服务规范》,将跨省联合调解与协调仲裁进行有机结合,共建共享“一站式”服务,实现跨区域联动,提升长三角地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效能,激发和释放劳动力要素潜能。同时在食品追溯、气象服务、绿色产品认证等领域开展长三角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研制。

二是扬皖所长,推进生活服务标准化惠民生。三省一市共同发布《智慧药房评价体系》,对“智慧药房”的信息系统、自动设备、智能环境、安全体系、应用效果和满意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评价要求,并针对不同等级医院的“智慧药房”给出相应评价等级。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提升长三角区域医疗机构药房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药学标准化建设步伐发挥积极作用。三省一市家庭服务协会共研制发布《家政服务机构信用划分与评价等级》等4项长三角区域家政团体标准,激发促进家政服务消费,不断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依托团体标准,安徽9家、上海27家家政服务机构获得信用等级认定;安徽新增近100家家政公司开展整理收纳家政服务,服务近2万户(单)次、金额近5亿元;安徽家政服务类矛盾纠纷11月份同比下降25%。

三是提升水平,助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合民意。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印发《安徽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在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优军服务和文体服务等方面,制定了79个服务项目和标准。在教育、康复、文化、广电公共服务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提升我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不断缩小与苏浙沪差距,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要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养老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政务服务等更多领域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实施,提升人民群众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质量报记者:

推动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请问在这方面三省一市采取了哪些标准化工作举措,对于下一步工作有哪些考虑?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

谢谢您的提问。为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先行的作用,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构建长三角交通运输标准化合作机制,三省一市交通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组织召开长三角交通运输标准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签订《长三角交通运输标准一体化建设框架协议》,明确工作机制及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标准化。二是强化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标准供给,联合发布《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等3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推动《大直径盾构隧道运营期结构安全评价与病害处置技术规程》等4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通过技术审查,近期即将发布实施,积极组织申报《公路水运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规范》等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推进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三是一体推动标准宣贯实施,三省一市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目前,长三角区域开通的90余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全面实施《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区域协同的地方标准,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惠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以及“三省六县”地区16个地市、42个毗邻县级节点,省际毗邻公交市级节点覆盖率已超过76%,县级节点覆盖率近73%。江苏省牵头组织编制《长三角省际毗邻公交经典案例汇编》,不仅在三省一市推广经验做法,还为江苏省内毗邻县(市、区)公交服务提供了参考。江苏省内毗邻县(市、区)开行的180余条公交线路全面推广实施该标准,覆盖全省90个毗邻县(市、区)节点,毗邻县(市、区)公交通达率达65%,为推动江苏省公交客运成网、高质量运行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指导三省一市,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标准化合作,持续推动已立项标准的编制和已发布标准的实施,积极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化课题研究与标准研制,不断完善长三角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努力提高合作水平,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持续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标准化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多新突破。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二级巡视员唐冀平:

今天我们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如果大家还有想了解的其他问题,请会后与新闻宣传司联系。再次感谢大家出席此次发布会。谢谢!